所屬欄目:基礎學論文 發布日期:2014-10-25 15:05 熱度:
研究生發表論文期刊推薦《現代臨床醫學》1975年創刊,屬綜合性醫學期刊。本刊主要刊登醫學基礎研究與臨床研究之論文。本刊目前全面實現電子投稿,數據庫管理。對投本刊的每一篇稿件均有專人處理,并以最快的方式予以回復。
【摘 要】 目的:觀察消化性潰瘍穿孔行潰瘍穿孔修補術的臨床效果。方法:將100例消化性潰瘍穿孔患者隨機分為觀察組(50例)和對照組(50例)。觀察組進行潰瘍穿孔修補術,對照組進行胃大部分切除術。觀察兩組患者的術中出血量、手術時間、肛門排氣時間、術后感染率、術后并發癥以及住院時間長短情況。結果:觀察組患者手術時間、肛門排氣時間和住院時間顯著短于對照組(P<0.05),術中出血量顯著少于對照組(P<0.05),術后感染率和并發癥發生率顯著低于對照組(P<0.05),兩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在治療期間,觀察組和對照組患者均無嚴重不良反應出現。結論:對消化性潰瘍穿孔患者行潰瘍穿孔修補術的臨床效果顯著,能夠明顯改善患者癥狀,提高臨床療效及患者家屬的滿意度。
【關鍵詞】 消化性潰瘍,穿孔,修補術,胃大部分切除術
消化性潰瘍穿孔以胃和十二指腸潰瘍穿孔最為常見,所占比例為90%[1];穿孔是潰瘍病后期嚴重的并發癥,其主要臨床表現為:上腹刀割樣劇痛,彌漫性腹膜炎,全身炎癥反應綜合征,以及感染性休克等。其發病特點是急驟、嚴重、兇險,隨時都會有生命危險。因此,及時采取救治措施降低患者病死率才是關鍵。傳統治療方法是采用胃大部分切除術。目前,隨著醫療技術水平的不斷提高,越來越多的醫生采用潰瘍穿孔修補術來治療該病[2]。為此,我們研究胃大部分切除術和穿孔修補術在治療消化性潰瘍穿孔方面的臨床效果。現將結果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2年9月~2013年9月來我院治療的100例消化性潰瘍穿孔患者。觀察組男性30例,女性20例;平均年齡(41.58±6.60)歲;平均病程(5.7±3.2)h。對照組男性25 例,女性25例;平均年齡(42.77±6.85)歲;平均病程(5.8±3.4)h。兩組患者的入選標準:①具有典型的消化性潰瘍穿孔的臨床表現,如上腹刀割樣劇痛等癥狀;②X線檢查可見膈下游離氣體;③手術證實為穿孔,且腹腔內有感染存在(有大量膿性滲出液);④排除并發出血和梗阻的并發癥;⑤排除臨床不能配合治療的患者。按隨機原則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療方法
1.2.1 觀察組 首先對患者進行全身麻醉,在肚臍的上緣進行穿刺以建立人工氣腹,然后放進10mm大的腹腔鏡進行觀察,接著選取劍突與臍連線中點左側2cm的點作為主操作孔進行穿刺,放入10mm大的腹腔鏡。選取右鎖骨中線肋緣下2cm的點作為輔助操作孔進行穿刺,放入5mm大的腹腔鏡。完全暴露穿孔部位,對穿孔進行縫合,用大網膜進行覆蓋。對腹腔進行沖洗,放置引流管。治療過程中,密切關注患者的生命體征:體溫、脈搏、呼吸、血壓等。所有患者手術后均常規給予胃腸減壓、質子泵抑制劑、抗生素抗感染、補液、營養支持等治療。
1.2.2 對照組 首先對患者進行硬膜外麻醉或全身麻醉,在右上腹腹直肌或正中部位切開,在切口處進入腹內,進行胃大部分切除術,然后對腹腔進行沖洗,放置引流管,最后關閉腹腔。在治療過程中,密切關注患者的生命體征:體溫、脈搏、呼吸、血壓等。所有患者手術后均常規給予胃腸減壓、質子泵抑制劑、抗生素抗感染、補液、營養支持等治療。
1.3 評定指標 觀察兩組患者的術中出血量、手術時間、術后感染、肛門排氣時間、術后并發癥及住院時間長短情況。
1.4 統計學分析 對實驗數據采用SPSS 17.0版統計學軟件包進行分析,計量資料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 果
與對照組相比,觀察組患者手術時間、肛門排氣時間和住院時間顯著短于對照組(P<0.05),術中出血量顯著少于對照組(P<0.05),術后感染率和并發癥發生率顯著低于對照組(P<0.05),兩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P<0.05 ),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治療后結果比較
3 討 論
消化性潰瘍穿孔在消化性潰瘍中的發病率是7/10萬,可見于任何年齡。研究發現,質子泵抑制劑和抗幽門螺桿菌藥物的逐漸應用,使消化性潰瘍的發病率大幅下降,同時使得擇期手術率下降。雖然消化性潰瘍的發病率有所下降,但是潰瘍穿孔的發生率并沒有下降[3]。穿孔是常見的外科急癥,來勢急、病情嚴重,有生命危險。因此,臨床應采取措施控制消化性潰瘍并發急性穿孔的癥狀。
傳統的手術方法主要是胃大部分切除術治療。其主要機理在于減少胃酸的分泌。研究發現,雖然胃大部分切除術治療可以明顯緩解患者的疼痛,癥狀得到控制,但是手術后并發癥的發生率卻很高,尤其是胃癌的發生率,可以高至3%~5 %[4]。而穿孔修補術具有簡單有效、手術時間短、出血量少、住院時間短、術后并發癥少等優點。研究表明,由于穿孔修補術對潰瘍的治療并不是非常徹底,使得潰瘍很容易復發。因此,在進行潰瘍穿孔修補術后,需要配合應用質子泵抑制劑和抗幽門螺桿菌等抑酸藥物,使其復發率得到有效控制。該研究發現,潰瘍穿孔修補術在治療消化性潰瘍穿孔時,觀察組患者手術時間、肛門排氣時間和住院時間顯著短于對照組(P<0.05),術中出血量顯著少于對照組(P<0.05),術后感染率和并發癥發生率顯著低于對照組(P<0.05),兩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綜上所述,潰瘍穿孔修補術在治療消化性潰瘍穿孔時效果很佳,但是需要聯合應用質子泵抑制劑和抗幽門螺桿菌等抑酸藥物,使患者術中并發癥及術后并發癥都能得到有效控制,且在治療過程中,患者均無明顯不良反應,值得在臨床中推廣。
參考文獻
[1] Bertleff M J O E,Lange J F. Perforated peptic ulcer disease: a review of history and treatment[J].Digestive surgery,2010,27(3):161-169.
[2] 李世擁.我國十二指腸潰瘍急性穿孔的外科治療現狀與努力方向[J]. 中華胃腸外科雜志,2006,9(6):467-469.
[3] 謝永錚,史朝輝,馬萬里.胃大部切除術與單純穿孔修補術治療胃十二指腸潰瘍穿孔療效比較[J].新鄉醫學院學報,2013,30(7):540-542.
文章標題:研究生發表論文消化性潰瘍穿孔行潰瘍穿孔修補術療效觀察
轉載請注明來自:http://www.optiwork.cn/fblw/yixue/jichu/23349.html
攝影藝術領域AHCI期刊推薦《Phot...關注:107
Nature旗下多學科子刊Nature Com...關注:152
中小學教師值得了解,這些教育學...關注:47
2025年寫管理學論文可以用的19個...關注:192
測繪領域科技核心期刊選擇 輕松拿...關注:64
及時開論文檢索證明很重要關注:52
中國水產科學期刊是核心期刊嗎關注:54
國際出書需要了解的問題解答關注:58
合著出書能否評職稱?關注:48
電信學有哪些可投稿的SCI期刊,值...關注:66
通信工程行業論文選題關注:73
SCIE、ESCI、SSCI和AHCI期刊目錄...關注:121
評職稱發論文好還是出書好關注:68
復印報刊資料重要轉載來源期刊(...關注:51
英文期刊審稿常見的論文狀態及其...關注:69
SCI期刊分析
copyright © www.optiwork.cn, All Rights Reserved
搜論文知識網 冀ICP備15021333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