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屬欄目:市場營銷論文 發布日期:2014-11-28 14:57 熱度:
摘 要:營銷力是企業獲取競爭優勢的重要源動力,如何確定企業營銷力評價指標權重是正確認識和評價企業營銷力的關鍵。通過建立營銷力指標體系層次,構造判斷矩陣、進行層次單排序和總排序,并對結果進行一致性檢驗,確定營銷力指標體系權重。通過定性指標的定量化計算,為企業對營銷力進行戰略性管理提供數據支持。
關鍵詞:本科生如何發表論文,層次分析法,指標體系,一致性,權重
引言
營銷力是中國學者提出的本土化概念,伴隨著中國市場營銷環境的不斷變化與發展,營銷力已成為企業獲取競爭優勢的源動力。本文從資源與競爭這兩個理論基點出發,認為營銷力是企業有效整合內外資源,在市場營銷層面上加以優化配置和高效運用,并在動態環境中不斷強化和提升,進而轉化為企業競爭力,并最終依靠這種競爭力獲得市場競爭優勢、支撐企業可持續發展的合力。要對營銷力進行評價,構建科學合理的指標體系,運用科學方法確定指標體系的權重是關鍵。但目前學術界對于營銷力評價指標體系和評價模型方面的研究較少,缺乏指標體系和應用層面的系統研究。
一、層次分析法基本思路
層次分析法(AHP)是由美國運籌學家T.Lsaaty教授于20世紀70年代提出的一種定性與定量相結合的分析評價方法。它是一種對復雜現象的決策思維過程進行的系統化、模型化、數量化的研究方法,既可以反復統一處理決策中的定量與定性問題直至接近客觀要求,又能夠檢驗并減少主觀因素的影響,在處理復雜系統的評價中有獨特的優點。
AHP法的基本思路是把復雜事情分成若干有序層次,建立起一個描述系統功能或特征的內部獨立的層次結構(即模型樹),然后根據對某一客觀事物的判斷,就每一層次的相對重要性作出定量表示,即構造“比較判斷矩陣”,以這個矩陣的最大特征值及其相應的特征向量,在通過一致性檢驗的前提下,確定每一層次中各元素的相對重要性次序的權重;通過對各層次的分析,進而導出對整個問題的分析,即總排序權重。AHP方法把人的思維過程層次化、數量化,并用數學手段為分析、決策提供定量的依據,所以,AHP方法是一種定性與定量相結合進行權重分析的較好方法。
二、層次分析法的運用
第一步:明確問題
威廉・湯姆森先生曾經說過:“不能量化,就不能很好的認識。”任何研究或分析一般都是從研究事物的質的差別開始,然后再去研究它們的量的規定,在量的分析的基礎上,再作最后的定性分析,得出更加可靠的結論。通過層次分析法,運用定量的分析方法,為企業對營銷力進行戰略性管理提供數據支持。
第二步:運用AHP方法建立營銷力指標體系層次
要明確指標體系權重分析系統中各因素之間的關系,建立系統的遞階層次結構,即建立相應的目標層,主準則層(中間層)和分準則層(方案層);目標層又叫最高層,是AHP法解決問題的目標。對于營銷力分析,目標層是企業的營銷力。中間層是實現目標所必需的幾個環節或因素構成的。本文認為營銷力是由文化力、產品力、價格力、渠道力、品牌力、銷售力、執行力和協同力八大營銷亞力組成,八大營銷亞力為指標體系的主準則層,八大營銷亞力又由不同的營銷分力組成即方案層,方案層也是指標體系的最低層由以下29個指標構成,營銷力評價體系(如下頁表1所示):
第三步:構造判斷矩陣
構造判斷矩陣,判斷矩陣元素的值反映了人們基于客觀實際對各因素相對重要性的主觀認識與評價,采用基數1,
2,…,9及其倒數的標度方法,具體數值可采用德爾菲法調查,然后結合理論分析給出。構造判斷矩陣是運用AHP法的重要環節,參加層次分析的決策人員,要對層次結構中每一層次的元素的重要性(或優劣性)做出判斷,并通過引入合適的標度,用一定的數量表示出來的,形成判斷矩陣。針對上一層次某元素、本層次與之有關的元素之間相對重要性的比較。通過兩兩比較,構造兩兩比較判斷矩陣。根據心理統計,人們設定標度Cij的取值范圍為1,2,…,9,其含義(見表 2)。
構造準則層(A層次―B層次)判斷矩陣。
構造判斷矩陣,同時為了考察判斷矩陣能否用作層次分析,就要對判斷矩陣作一致性檢驗,一致性檢驗是和排序同步進行的。下表中B1、B2、B3、B4、B5、B6、B7、B8,分別表示協同力、執行力、銷售力、價格力、渠道力、品牌力、產品力和文化力(見表3):
CI===0.0257
第四步:層次單排序
層次單排序是根據判斷矩陣,即可計算出判斷矩陣的最大特征根及相應的特征向量,得出對于上一層中某元素和本層次與之有聯系的元素的重要性權重。層次單排序是總排序的基礎。層次單排序主要計算判斷矩陣的最大特征值和與之相對應的特征向量,即根據線性代數中的知識(Perron定理)[6],對于判斷矩陣 C,必有符合:
由|λI-C|=0,(I為8階單位矩陣)解得,λmax=8.1798
對應的特征向量為:
(0.0932 0.3537 0.1868 0.2858 0.2604 0.1977 0.5322 0.5996)
單位化之后為:
X′=(0.0371 0.1410 0.0744 0.1139 0.1038 0.0788 0.2121
0.2389)
第五步:單排序的一致性檢驗
為了檢驗判斷矩陣的一致性,我們引入一致性指標CI,此外,為了更好地檢驗判斷矩陣的一致性,美國數學家Saaty引進了判斷矩陣的平均隨機一致性指標RI,他用隨機的方法,構造了500個相關矩陣,對于不同的n階矩陣,得到的RI值(見下頁表4):
從判斷矩陣的定義可知,一階、二階判斷矩陣總是完全一致的;當階數大于2時,判斷矩陣的一致性指標CI與同階的平均隨機一致性指標RI之比,稱為判斷矩陣的一致性比例,用CR表示,如果n=1或2,那么判斷矩陣具有完全一致性,定義CR=0;如果n>2,若求得CR<0.1,那么判斷矩陣具有滿意一致性,該判斷矩陣可以用作層次分析;若求得CR>0.1,則判斷矩陣不具有滿意一致性,需要對判斷矩陣進行調整和修正,一直到矩陣滿足 CR<0.1為止。 當n=8時,由表4可得RI=1.41
則CR===0.0182<0.1
所以該判斷矩陣具有滿意一致性。
構造次準則層(B層次―C層次)
同A層次―B層次一樣,構造B層次―C層次的判斷矩陣,并且計算出各自的權重。判斷矩陣B1―C1,相對于協同力,各分準則之間的相對重要性的比較,及其單排序和一致性檢驗結果(見表5):
判斷矩陣B2―C2,相對于執行力,各分準則之間的相對重要性的比較,及其單排序和一致性檢驗結果(見表6):
為了得到某一層次相對于上一層次的組合權重,我們用上一層次各個元素分別作為下一層次各元素間相互比較判斷的準則,得到下一層次元素相對于上一層次各個元素的相對重要性權重,然后用上一層次元素的組合權重加權,即得到下一層次元素相對于上一層次整個層次的組合權重,就是總排序。層次總排序應沿著整個層次結構由上到下逐層來計算,即可計算出最低層元素相對于最高層次的相對重要性權重或相對優劣的排序值。
式中CIi和RIi,分別表示與Ai對應的B層次中判斷矩陣的一致性指標和隨機一致性指標。CR<0.1,則可以認為層次總排序有一個滿意的一致性,否則必須對本層次的各判斷矩陣進行調整和修正,直到層次總排序有一個滿意的一致性為止,所以通過計算CR<0.1,說明營銷力層次總排序具有一致性。
結束語
層次分析法把復雜問題中的各種因素通過劃分成相互聯系的有序層次使之條理化,根據對一定客觀現實的判斷就每一層次的相對重要性給予定量表示,利用數學方法確定表達每一層次的全部元素的相對重要性次序的權值,可為決策者面對其他領域紛繁復雜的形勢做出正確決策提供科學的依據,了解企業自身的營銷力狀況,分析優勢和劣勢,并有針對性地提升和培養競爭力。在層次分析法中構造判斷矩陣是非常重要的一步,因為判斷矩陣是計算權重的根據,是唯一的信息來源,對最終結果有決定性影響,專家在判斷時難免會出現判斷的不一致性情況,因此還必須對專家的定性分析判斷進行嚴格的定量檢驗以保證利用層次分析法得到結論的合理性。
參考文獻:
[1] 程艷霞,潘繼紅.基于資源與競爭兩要素的營銷力研究[J].現代管理科學,2005,(12).
[2] 蔣亞奇.基于層次分析法的企業品牌競爭力評價與測度研究[J].經濟研究導刊,2011,(8).
[3] 聶辰席.企業競爭力評價方法及其應用研究[J].管理科學與工程,2003,(9):115-116.
[4] 郭金玉.層次分析法的研究與應用[J].中國安全科學學報,2008,(5).
文章標題:本科生如何發表論文之運用層次分析法確定營銷力評價指標權重
轉載請注明來自:http://www.optiwork.cn/fblw/jingji/shichangyingxiao/24009.html
攝影藝術領域AHCI期刊推薦《Phot...關注:107
Nature旗下多學科子刊Nature Com...關注:152
中小學教師值得了解,這些教育學...關注:47
2025年寫管理學論文可以用的19個...關注:192
測繪領域科技核心期刊選擇 輕松拿...關注:64
及時開論文檢索證明很重要關注:52
中國水產科學期刊是核心期刊嗎關注:54
國際出書需要了解的問題解答關注:58
合著出書能否評職稱?關注:48
電信學有哪些可投稿的SCI期刊,值...關注:66
通信工程行業論文選題關注:73
SCIE、ESCI、SSCI和AHCI期刊目錄...關注:121
評職稱發論文好還是出書好關注:68
復印報刊資料重要轉載來源期刊(...關注:51
英文期刊審稿常見的論文狀態及其...關注:69
經濟論文范文
郵電論文 文化產業論文 特許經營論文 餐飲管理論文 房地產論文 人力資源論文 項目管理論文 工商企業管理論文 家政論文 物業論文 國際貿易論文 電子商務論文 審計論文 財會論文 統計論文 財稅論文 銀行論文 證券論文 保險論文 金融論文 經濟學論文 市場營銷論文 旅游論文
SCI期刊分析
copyright © www.optiwork.cn, All Rights Reserved
搜論文知識網 冀ICP備15021333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