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屬欄目:核心期刊 更新日期:2025-04-29 02:04:07
辦刊宗旨:
以科技創新為宗旨,反映我國電子顯微學和新興顯微學的科研與生產成果;開展學術討論,促進國內外學術交流,為我國的電子顯微學和新興顯微學事業的發展作貢獻,促進我國科技事業的快速發展。
面向讀者:
《電子顯微學報》面向電子顯微學、掃描探針顯微學和其他新興顯微學的理論研究、實驗技術和方法、儀器研制生產及其在材料科學、生命科學、納米科技、醫學、金屬、地質、化工、半導體等應用方面的科技工作者,是我國本學科唯一的基礎研究和相關應用研究的學術期刊。
主要欄目:
1.“研究快報”:發表有關本學科的最新研究和應用成果;
2.“學術論文”:刊登本學科的理論、應用和儀器的研究成果及實驗技術方法;
3.“述評文章”:報道本學科的新動態、新進展和綜合評論;
4.“簡 訊”:通報有關顯微學界的學術活動及書刊介紹等;
5.“實驗報告”:刊登本學科實驗室為日常檢驗工作中所做的有參考價值的分析報告。
收錄數據庫:
《中國科技論文統計源期刊(中國科技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要目總覽(中文核心期刊)》;
《中國科學引文數據庫(核心數據庫CSCID)》來源期刊;
《中國學術期刊綜合評價數據庫來源期刊》;
《國家自然科學核心期刊(北京大學圖書館版)》;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全文收錄;
《中國自然科學核心期刊(無線電電子學、電信技術類)》;
《中國學術期刊(光盤版)》全文收錄;
美國《化學文摘》CA 、俄羅斯《文摘雜志》AJ 收錄;
《中國學術期刊文摘數據庫核心版(CSAD-C)》收錄;
維普網全文收錄。
獲得榮譽:
本刊曾獲北京市新聞出版局和北京科學期刊編輯學會頒發的“優秀期刊獎”;
連續獲中國科協2000~2006 年度擇優支持基礎性和高科技學術期刊的專項經費資助。2007年、2008、2009年再獲中國科學技術協會精品科技期刊工程項目資助。
主要內容:
《電子顯微學報》是我國唯一一份電子顯微學和掃描探針顯微學等其它新興顯微學方面的基礎研究,同時與國民經濟發展戰略密切相關的學術期刊。
主要刊登電子顯微學和其他新興顯微學[透射電子顯微鏡、掃描電子顯微鏡、微束分析儀器、掃描探針顯微鏡(含掃描隧道顯微鏡,原子力顯微鏡等)、激光共聚焦顯微鏡]等的理論研究、儀器研制生產以及在材料科學、生命科學、納米科技、醫學、金屬學、地學、化學化工、環境科學、半導體材料等領域中的應用研究成果方面的學術論文;儀器相關的理論、技術和實驗方法的發展與改進;電子顯微鏡及其它儀器的使用、改進與維修經驗的交流等。及時反映我國顯微學領域的最新科研成果。面向的讀者是從事上述領域的科學工作者,工程技術人員與大專院校師生等。
錢臨照院士、郭可信院士、姚駿恩院士和張澤院士分別任第一、二、三、四、五、六屆主編。第六屆編輯委員會編委38 名,其中6名中國科學院院士,海外顧問編委8 名。論文以中、英文發表。
1996 年起《電子顯微學報》同時發行印刷版和電子版,1998年成為中國科技信息研究所萬方數據網絡中心的Chinainfo 首批上網的學術期刊《電子期刊》。《電子顯微學報》1992 ~1993年名列“中國自然科學核心期刊” 第73名;1996 年按影響因子排序列中國科技期刊工程技術類刊物第三名;1994年起連續列入“被引頻次最高的中國科技期刊500 名排行表”;國際著名檢索機構《化學文摘》CA 收錄,1998年在“CA被引頻次最高的國際科技期刊一千名排行表” 中第587 名。2003 年《電子顯微學報》影響因子提高到0.404 ,在全國1534種來源期刊中列第352 名;全國電子通訊類53 種來源期刊中列第6名;其被引頻次在全國電子通訊類53 種來源期刊中列第15 名。德國編輯出版的國際著名學術期刊《光學(OPTIK)》連續登載本刊的論文題目。
copyright © www.optiwork.cn, All Rights Reserved
搜論文知識網 冀ICP備15021333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