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屬欄目:核心期刊 更新日期:2025-04-28 22:04:06
《低溫與超導》雜志是令人尊敬的科學家錢學森倡議并于1973年春季創刊的期刊。
創刊以來,得到學界、業界的廣泛稱贊和認可。
得到國家的肯定:1985年在國家科委召開的“1986-2000年全國超導電子學技術規劃討論會”上,專家建議并通過了把《低溫與超導》雜志確定為全國低溫、超導學科的行業雜志,并寫進了“十·五”的預測報告。
得到高校的肯定:1988年,浙江大學、上海交通大學、華中理工大學、南京大學等紛紛來信表示,在《低溫與超導》雜志發表的文章對評定學士、碩士、博士學位認可、有效。
得到研究機構的肯定:1994年,中科院低溫中心、中科院電工所、中科院等離子體所、西北有色金屬研究所等紛紛來信表示,在《低溫與超導》雜志發表文章對評定工程師、高級工程師(副研)、教授級高工(研究員)認可、有效。
得到教授的肯定:復旦大學教授戴顯熹說,“《低溫與超導》雜志創刊于我國困難的歲月中,那時許多雜志均已停辦,包括物理學報、中國科學,科學導報等這樣一些在國內有影響的雜志。《低溫與超導》雜志給許多中國科學工作者發表了文章,是十分難得的。我們不得不感謝這個雜志為拯救許多學科或在發揮這些論文的作用方面所作出的貢獻,而這些貢獻是很難用具體指標去衡量的。”
南京大學教授吳培亨說,“《低溫與超導》是一份歷史悠久、辦得成功的刊物,對我國有關領域的研究、教學和成長都起了很好的促進作用。刊物覆蓋面廣,大體覆蓋了有關研究和教學人員感興趣的幾個主要領域,可以說提供了一個縱觀全局的窗口。從內容來看,有結構層次。刊物所登的文章,既有首次發表的科研成果,也有動態介紹或評述;既有系統的重要成果,也有一見之得的經驗之談;既有實踐工作的總結、介紹,也有基礎理論的探討和分析。正因為這樣,刊物受到廣大研究、教學人員的歡迎,并為他們工作解決了實際問題。我校去年畢業的一位博士生,曾參考《低溫與超導》的文章,設計制作了控制氦氣壓力系統,解決了他畢業論文中的一個實驗關鍵問題。”
浙江大學教授陳國邦說,“《低溫與超導》和《低溫物理學報》是兩個辦得最好的低溫雜志,由于后者屬于物理范疇,因此《低溫與超導》成為了國內低溫工作者最喜愛的刊物。它具有以下特點:辦刊認真,學術氣氛濃,是理論和實踐相結合的好雜志;刊物設計好,分類合理,每篇稿子來龍去脈都很清楚,便于讀者和作者聯系;內容及時反映了國內科技成果,以科研論文為主,辦得生動。”
復旦大學教授張開達說,“《低溫與超導》雜志是目前國內為數甚少的報導低溫與超導的專業雜志。雜志上刊登的文章針對性強,理論結合實踐,頗能解決實際問題。實驗性文章更被一些單位所參考。我本人也是多次將刊物中的內容引入大學本科教材。”
中科院電工所高工韓朔說,“《低溫與超導》作為國內唯一的低溫技術和超導技術綜合性雜志,在推動我國低溫與超導技術的發展上起到了重要作用,受到國內同行的普遍好評。”
得到外國專家的肯定:1993年6月,美國APD低溫技術公司經理Peter·D·Blanchet博士讀到《低溫與超導》雜志時,連連稱贊“太棒了”;2002年4月,以色列Ricor公司市場部經理Yuef Jur、法國泰爾斯低溫技術公司專家D·Welbech、德國柏林大學教授Wudo Robert都對《低溫與超導》雜志贊許有加。
《低溫與超導》編輯團隊以及時為作者服務為中心,潛心注重雜志發展與科研進展同步,將“發表”和“傳播”并舉,雜志學術水平和影響力得到持續提升,連續九屆被遴選為全國中文核心期刊,包括1992年(第一版)、1996版、2000版、2004版、2008版、2011版、2014版、2017版以及最新的2020版。
copyright © www.optiwork.cn, All Rights Reserved
搜論文知識網 冀ICP備15021333號-3